俯瞰亚洲版图,一条河流跨越地域疆界,翻越高山峡谷,镶嵌在中国-柬埔寨的山川原野之间。
这正是奔腾不息的澜沧江—湄公河,从中国到柬埔寨浩浩汤汤,浇灌一片勃勃生机的大地,滋养沿岸数亿人的繁衍生息,见证了沿岸千百年来的风云变幻。
一
柬埔寨地理位置
柬埔寨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南部,面积为181,035平方公里。西部及西北部与泰国接壤,东北部与老挝交界,东部及东南部与越南相邻。
柬埔寨由20个省、3个相对较短的海岸线、2个中央直辖市、172个县共1547个乡组成。
柬埔寨海岸线长435公里,沿岸有十分广阔的红树林,其中一部份从未遭受外界的破坏。
柬埔寨地处热带地区,其南部大部分地区都处于北纬10°线和赤道之间。
金边是该国的首都,暹粒为柬埔寨的旅游城市因吴哥窟而出名,西港为柬埔寨的经济特区,随着西港的不断开发,旅游业最近几年也开始兴旺起来。
二
地形地貌
柬埔寨领土为碟状盆地,中部、南部为平原,东部、北部、西部为高原和山地环绕,形成边缘高,中间低,向东南敞口的地貌。
全境以平原为主,中部平原占据了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三。
平原的东、北、西三面为较稠密的森林山地和人口稀少的高原环绕。
其中包括西南的大象山和西部的豆蔻山;
北部为和泰国Korat高地相连的扁担山地;
东部则是和越南中部高地相连的长山山脉西坡。
超过海拔1500米的豆蔻山在平原的西南方崛起,其朝向为西北-东南方向。
柬埔寨最高的山峰——海拔1771米的奥拉山就位于豆蔻山系的东部。
三
河流和湖泊
湄公河流经柬埔寨,是柬埔寨最大的河流,拥有柬埔寨最丰富的水资源。
该河起源于中国大陆,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最后进入柬埔寨境内。
湄公河的补给源主要是雨水补给,其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中国在冬季时柬埔寨是旱季,河流水量少,5月至10月是西南季风占优势的雨季,河流水量大。
洞里萨湖是中南半岛的最大湖泊,经洞里萨河与湄公河相通。
低水位时面积2500多平方公里,雨季湖面达1万平方公里。
洞里萨湖能够在雨季时调节湄公河的洪水蓄洪以及在旱季时保证下游人民的用水。
大约6月中旬,湄公河和洞里萨河由于西南季风带来的降雨流量猛涨,通过三角洲地带的出海口时,出海口由于无法处理如此庞大的水量,洪水将使得周围的平原洪水泛滥长达4-7个月之久。
这时,湄公河的洪水将沿着洞里萨河逆流而上,形成一个很长距离的水域(约120公里长),然后流入整个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天然湖泊——洞里萨湖,使得整个湖的面积迅速增加,湖水水位迅猛上涨。
世界上目前只有洞里萨湖是因为河流在洪水期逆流而上而形成的湖泊。
四
柬埔寨气候
柬埔寨位于北回归线以南,背靠亚欧大陆,面临暹罗湾和广阔大海,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
受地形和季风影响,各地降水量差异较大,象山南端可达5400毫米,金边以东约1000毫米。其成因主要是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形成。
特点是气温高,雨量多,常年如夏,旱季和雨季分明。每年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4月为旱季。
全年平均气温为27℃,12月或一月温度最低月平均24℃。
个别地区如桔井,上丁、暹粒曾出现绝对最低温度9.5℃。4月份最热,月均气温30℃。
个别地区绝对最高气温出现过40.1℃(磅清扬)、40.2℃(菩萨)、40.5℃(金边)、40.9℃(磅同)。
五
农业、工业生产和交通
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最近几年得到了国内外的投资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
随着外国人不断的涌入金边、西港,现在柬埔寨的金边、西港也慢慢的与国际接轨,这些年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柬埔寨国土的百分之二十左右用于农业生产。农业是柬经济的第一大支柱产业,拥有丰富的劳动力,农作物主要为水稻,除满足于自给之外,还大量出口。
柬埔寨林业、渔业、果木资源丰富,盛产贵重的柚木、铁木、紫檀、黑檀、白卯等热带林木,并有多种竹类。
森林覆盖率61.4%,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部山区。木材储量约11亿多立方米,随着柬埔寨红木的不断流失,现在柬埔寨政府也不断的对红木走私进行严厉的打击。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天然淡水渔场,素有“鱼湖”之称。洞里萨湖沿湖平原也成为柬重要的稻米产地。
西南沿海也是重要渔场,多产鱼虾。由于过度捕捞等生态环境失衡,水产资源正在减少。
另外,柬埔寨地处热带,农业还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如天然橡胶种植面积较大。
柬埔寨工业被视为推动国内经济发展的支柱之一,国家领导人也不断的发布政策支持柬埔寨工业、经济的发展。最近几年柬埔寨的经济增长都处于东南亚的前列。
柬埔寨交通以公路和内河运输为主,主要交通线集中于中部平原地区以及洞里萨河流域,北部和南部山区交通闭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