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保险|在财富管理视角下保险的功能有哪些?


保险,如果现在你还认为它的功能仅仅只有保障,那就真的错了

今天,社会已经从短缺时代过度到了过剩时代。“短缺”时代,赚的钱不够花,连当下都不够用,何况一辈子?“过剩”时代,财富不仅今天用不完,还有很多结余可以去安排未来的开销,甚至传承给后人。


短缺时代里,大家的财务有限,所以当发生大的风险时,损失个人承担不起,就需要互助,进行损失共担。但在过剩时代,一般小康家庭都有能力拿出一二十万块钱来应对不太严重的意外或疾病风险。在这方面,保险的功能重点是损失转移,即家庭不必在银行存20万元以预防万一发生的风险,而是用相对小的资金来转移较大的风险损失。最简单的理解就是车险。


那么,保险的功能就仅仅是如此吗?其实不然。保险的资产管理功能很少被人看到,通过它可以把过剩的资产管理起来,让其在不同的时空里为人服务。


保险是一份信用等级极高的契约

保险合同表明它是一种契约关系,人们需要被保障的内容以保险条款的形式用白纸黑字写到合同里,对合同双方都有约束性。能出具这种合同的主体,是被监管机构给予了金融许可证并受到严格监管的正规金融机构(保险公司)。国家还专门颁布了《保险法》来管理这样的行为。因此,在所有的民事、商业等关系中,这是一种很高的信用等级。

保险非常强有力地平抑系统风险

随着“风险型社会”的到来,人们面临越来越多的特殊风险和系统性风险。储蓄型理财保险可以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同时提供绝对收益,平抑系统性风险,很好地起到财富保护的作用。


如果投资者追求收益,就需要做风险投资,就要找波动率大的金融工具。因为只有波动率很大,才可能获得超额回报率。


但在理财的维度里,风险投资只是家庭资产组合中的卫星资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整体家庭资产而言,尤其是对于刚性不可逆的养老、教育等需求而言,通常要做波动率小的、稳步增长的资产管理,重视整体与累积效果。故此,财务目标与金融工具的匹配就非常重要了。


同时,储蓄型理财保险还可以让投保人灵活地质押使用,捕捉市场机会或应对突发的现金流困难。所以,它有着改善资产结构的天然功能。

保险让财富传承安排变得更高效

从财富传承角度来说,保险可以做到所有权与受益权分离。


在传统社会里,财产的权益是很难分开的。比如,一个人拥有一件首饰,她可以拥有它、处理它,也可以使用它、受益于它,但很难把这两种权益分开。一旦将这个资产的控制权给了别人,就相当于把使用权、管理权和受益权都给了他。


但实际上在今天这个时代里,这种情况是可以改变的。

比如,梅艳芳生前将自己遗产的控制权交给了基金会,将遗产的受益权给到自己的母亲。因为梅艳芳的母亲嗜赌,基金会每个月给梅母7万元的遗产受益金,但梅母没有这笔遗产的控制权。


这就是对资产的所有权与受益权做了分离。它可以让该管钱的管钱,该拥有控制权的拥有控制权,该受益的受益,有序、不错位。和家族信托一样,保险也具有所有权与受益权分离的功能。


传统资产不管是房子、企业股权、珠宝,还是字画,都难以做到所有权与受益权相分离,甚至都没办法分割。


一幅字画分割之前值1000万元,分割后只值100万元。一栋房子在继承的时候,大儿子愿意要房子,二儿子愿意要钱,两人无法达成一致怎么办?老大拿不出多余的钱给老二,老二也没有多余的房子给老大,很难处理。


而投保人通过设立保单,可以保持对保险资产的控制权,同时将受益权通过指定受益人的方式给到自己的亲人。

保险为家庭财富进行了税务筹划

保险可以很好地做税务筹划。保险通常不能直接免税,但它有很多其他功能。比如递延纳税,今天要交的税,可以10年或者20年后再交;还可以降低税基,从而适用更低税率(因为财产税往往是采用累进税制,总额越高,税率越高)。


保险还可以创造税金。比如,史密斯先生有1亿元的遗产,需要缴纳3000万元的遗产税。史密斯先生的继承人为了获得遗产,就要先交3000万元的税,否则就拿不到这笔遗产。假如,史密斯先生生前设立了一张3000万元的人寿保单给继承人,这个问题就解决了。继承人可以用用这笔寿险偿付金交纳遗产税,从而继承遗产。这是合理的税务筹划。


以,从保险功能整体来看,除了基础的损失转移功能外,还有资产管理功能。它是一份信用等级极高的契约,可以强有力地平抑市场风险,同时,它的所有权与受益权分离功能,让财富传承安排更高效,并可为家庭进行一定的税务筹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