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硕士求职难,你认为海归就容易了吗?

曹志杰

最近,一篇名为《一个月就辞职:一个北大女生的求职悲欢》的网文引起了大家的热议,讲述的是一名北大的硕士毕业生,十分优秀,先在腾讯实习,留在鹅厂的机会非常大。但是因为男朋友在网易杭州公司工作,她最终离开了在深圳的腾讯。

于是她参加了辛苦的校招,经历了一些惨痛的失利,海投了60余封简历,终于入职一家银行。一个月后,为了自己的互联网梦想而辞职。苦心人,天不负,最终如愿加入网易,和男朋友双宿双飞的故事。

这洋洋洒洒的近2万字的文章,让很多人感慨不已。有的人说,连北大的女硕士找个工作都这么难,况且她还这么优秀,在大学生群体中,她们可是生活在金字塔顶端的人。那对于普通院校的学生来说,岂不是没有活路了。

也有人说,这个女生哪有什么“求职悲欢”,她是“不作不死”,面临的是“幸福的烦恼”,和大多数毕业拿着两三千的工资,甚至根本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相比,她的这点悲欢算什么,只是站在高高的食物链顶端,卖弄一下自己的矫情罢了。

争议虽然存在,所折射的社会现实却不容置疑:求职难,不仅仅是普通毕业生面临的问题,即使是优秀的北大硕士,想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也并不容易。好,北大女硕士找工作难,那么那些披着“海归”光环,按理来说比北大硕士更优秀的归国学子们的境遇会更好一些吗?

海归就业同样不容乐观

留学本来是精英群体的特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逐渐有向大众化发展的趋势。因此,中国留学人员逐年增多,并且我国在近些年迎来大规模留学人才“归国潮”。教育部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突破54万,较2012年增长14.49万,增幅达36.26%;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43.25万,较2012年增长15.96万,增幅为58.48%

这些回国人员大都是8090后,独生子女比例占七成。随着我国老龄化加剧,照顾父母、家庭团聚等因素逐渐成为留学人员中的独生子女归国发展的重要原因。面对这么多的回国人员,海归就业市场的竞争也逐渐激烈。

在这些归国人员中,普遍学历比较高。调查显示,61.5%的人在国外获得了硕士研究生学位,而且所学专业比较集中,有47.3%的人的主修科目是商科,并且选择商科的人数呈上涨趋势。专业扎堆现象也是工作难找的一个重要原因。

海归们认为自己回国就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国际视野、语言优势以及跨文化沟通能力,而劣势主要在于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回国错过校招季;不适应国内人情社会,难以获得发展机会;海投效率低下;不熟悉国内市场环境等等。

全球化智库(CCG)与智联卓聘联合发布的《2017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来看,招聘网站/社交媒体等公开招聘渠道是海归在国内找到第一份工作的首要渠道。在获得国内第一份工作耗时方面,有32.1%的人能在一个月内找到工作,38.6%能在1-3月之间找到工作。此外,花费3-6个月的占18.5%,花费6-12个月的占7%,花费1年及以上的占3.8%,近九成海归可在半年内找到工作。总体来讲,海归的就业能力相对较强。

在就职行业方面,位居前五名的依次为IT/通信/电子/互联网、金融业、文体教育/工艺美术、贸易/批发/零售/租赁业/快速消费品/耐用消费品、汽车/生产/加工/制造,占比分别为15.5%、14.6%、9.9%、9.4%、9%。此外,能源/矿产/环保、政府/非盈利机构、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农林牧渔四个行业,占比均在5%以下。

这是因为,在“互联网+”时代,IT/通信/电子/互联网以及金融行业的人才缺口大,薪资高,行业发展前景较好。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从事这一行业,所以在职业选择上,还是应该更加理性。

我们可以看到,文体教育/工艺美术行业占比也比较高,这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人民消费结构变化,文化消费明显提高有关。

再专业匹配度和薪酬方面,海归和国内毕业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海归群体认为非常匹配的仅为16.9%,认为匹配程度一般的为54.5%,认为完全不匹配的占28.6%。

工资分布上,6000元及以下的占比最大,为44.8%,6001-8000元的占比22.7%,8000-10000元、10001-20000元的分别占比13.0%和13.7%。20001元及以上的占比仅为5.8%。当被问及实际工作收入与个人期望是否一致时,认为高于期望的仅为1%,认为基本符合的占比30.1%,认为远低于期望工资的占比68.9%。

海归回国就业多数也是从事销售和技术岗位,其次是市场/公关/广告、运营、行政/后勤,这与近一半的留学人员的专业是商科的统计数据严重不符,也反映了市场和人才供给的不匹配。

由此可见,海归回归就业的情况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乐观,甚至有些海归遭遇就业难的问题。

为什么海归找工作越来越难?

1.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

海归通常不是很了解国内的就业形势。从北大女硕士求职的经历,我们也可以看出,目前毕业生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有多难。那个女生发出的感慨是:“参加校招,就像一个漏斗,怎么也要投出几十份简历,才能得到十几个面试机会,才有可能拿到几个offer,我没得选。”并且除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之外,其他城市的工作机会都相对较少,资源都集中在那几个城市。而海归对此普遍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因此期望较高,比较乐观。一旦遭遇打击,面临残酷的现实的打击,很容易产生失落情绪。

国内经济的发展与国外有所不同,在国外人才需求比较旺盛的行业,在国内不见得吃香。比如说律师和医生在美国是非常受人尊重、并且收入也非常高的群体,但是在国内由于社会观念、经济发展的不同,律师和医生并没有相同的地位。诸如此类企业需求的差异,也让海归十分头疼。

2.回国错过校招季

国内一般从9月份开始,进行校招,会有大批高质量的企业走进校园进行招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入口和机会,一般可以持续到11月中下旬。但是海归大军毕业回国的时间大多是在67月份,从时间上来看,错过了最重要的找工作的机会。而2~4月的春招,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不及秋招,因此,很难通过春招找到满意的工作。这样使得海归相比于国内毕业上来说,处于一定的劣势。

3.不适应国内人情社会,难以获得发展机会

我国留学人员大多是以英美西方国家为主,与这些国家相比,中国是典型的高语境社会,人情和关系非常重要。对于接受了西方高等教育的“海归”们来说,他们更加适应西方那种直来直去的交流方式,以及以实力为主的竞争和工作方式。在中国,找到一个好工作的一个重要的渠道就是通过熟人和关系,很多海归不够了解这一点,有的是了解,但是不屑于使用。因此失去了许多发展机会。

4.海归自身定位和职业规划不清晰

调查显示,有近半数的海归认为自身的竞争力高于国内同类学生,有22.8%的认为两者之间没有差别,仅有10.8%的人认为不如国内同类学生。这反映了海归普遍对自身实力比较自信,也导致对市场反应的期望值过高。他们普遍希望通过高薪资迅速赚回自己的留学费用,期望越高,受到的打击越大。

并且,有接近半数的海归没有清晰的职业规划,7.8%的选择“任其发展,不做规划”,这直接导致了工作难找,工作不匹配的问题。

5.市场环境发生了改变

以前,“海归”是供不应求,处于“卖方市场”,因此无论是前期找工作,还是工作的薪酬,都比较令人满意。但如今,随着留学人数逐年增多,留学归国人员也水涨船高,“海归”就业市场已转为买方市场,用人单位招人自然回归理性。就业环境的改变让“海归”迎来了价值回归。因此,现在“海归”不仅找工作更加困难,工资水平也大不如从前。这是整个市场环境发生改变之后导致的必然结果。

看来,不管是普通高校毕业生、清华北大的硕士,还是海归人员,在面对激烈残酷的就业市场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烦恼和委屈。提早做好职业规划,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自身实力才是求职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