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孩子收到压岁钱,父母都在操心如何用这笔钱买理财。在科普君看来,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才最重要。
新年第一篇,科普君想与大家聊聊孩子的“压岁钱”。
今天,小朋友所收的“压岁钱”越来越多:亲戚朋友给的一般“动辄上千”,长辈给的都是“数以万计”。对于这么大一笔钱,家长一般都会选择“帮”孩子打理,买成教育金一类的理财产品,甚至“擅自”将这笔钱“占为己用”。而孩子自己,对于所收的“压岁钱”究竟有多少,父母如何投资这笔钱,投资的目的是什么,未来什么时候能用到这笔钱,一无所知。
刚刚所讲的,都是金融投资中最基本的内容:投资金额,投资方式,投资预期,投资期等。或许有些家长会说:“孩子还小,没有必要去理解这些东西,他们需要一个充满童话故事的童年。”而在我看来,从小培养孩子的财商,用生活中简简单单的小事去引导孩子用金融思维思考,逐步形成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是非常重要的。
什么是财商?
财商(Financial Quotient),简称FQ,也称“金融智商”。财商包括两方面的能力:一是创造财富及认识财富倍增规律的能力(即价值观);二是驾驭财富及应用财富的能力 。财商是与智商(IQ)、情商(EQ)并列的现代社会能力三大不可缺的素质。
财商一词最早由美国作家兼企业家罗伯特.T.清崎(Robert T. Kiyosaki )在《富爸爸,穷爸爸》一书中提出。这本书讲述了“富爸爸”与“穷爸爸”的若干差异,但这些差异最本质的就在于两个爸爸财商的差异:“富爸爸”具备较高的财商,拥有创造财富、驾驭财富的能力,而“穷爸爸”则更关注一份稳定的工作,以及如何多存钱,少花钱。
为什么财商的培养至关重要?
科普君虽无意贬低自己的父母,但是对于我们这代人,绝大多数的父母都属于“穷爸爸”,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他们几乎没有对我们进行过任何形式的财商教育,再加上我国特有的社会主义教育体制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抵制,使我们这代人对整个金融体制的运行都缺乏基础性的了解。也正是由于缺少这种基本的“金融素养”,才有那么多人被“e租宝”、“泛亚”等公司坑得血本无归,才有那么多人到现在都觉得保险是骗人的,才有那么多女大学生选择手持身份证拍张裸照去借高利贷……
看过以上几个例子,可能有些朋友觉得自己财商“尚可”,不会轻易被“骗”。不过,强调财商的重要性可不仅仅是为了躲过几个骗局,而是为了最终实现家庭的财务自由。从这个层面来看,财商不仅仅代表了一种正确的理财观念(如何能保证已有财富价值的稳定增长),还能引导人为了一个财务目标去合理规划自己的人生(如先定一个小目标,挣它一个亿),更能激励人为了实现这个财务目标而不断努力(通过经验积累不断提升自身的价值)。
因此,如果我们不想重蹈父辈们的覆辙,就该努力提升自己的财商,并且为培养孩子的财商做好准备。
培养孩子财商的小故事:“爸爸银行”
2016年初,国外有个老爸在社交网站Imgur上传了一张照片并配描述文“我家6岁的儿子申请预支20美元零用钱买玩具,而我是这样回复他的:”
这是一封来自“爸爸银行”的贷款拒绝信。父亲既不想伤害儿子的心,又不想娇惯他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所以才想出这一招。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亲爱的XX,
我们很遗憾地告知您,现阶段我们不能向您提供20美元的贷款。我们在审核您的账户后发现,您没有足够的资产作抵押,以往也没有完成足量的家务。
而且,圣诞节后您已经花费80美元在娱乐项目上。从账目上看,这并不是一笔寻常开支。因此,考虑到您未来可能承担更加严重的负债问题,我行决定暂不批准您的贷款申请。
如果您对此有何异议,请联系客服部门(妈妈的手机号)。我们的客服经理会为您解答疑惑,或许还能帮您成功申请这笔贷款。
感谢您选择爸爸银行的储蓄和贷款业务,我们很高兴为您提供理财规划。
爸爸
爸爸银行CEO
内容看似简单,但这个用心良苦的小实例,可以教会一个6岁孩子以下的金融知识:
银行可以提供贷款;
申请贷款需要提供一定的资产作为抵押,或者拥有良好的信用记录(即完成足量家务);
过度消费会导致未来严重的负债问题。
可以这样“帮”孩子打理压岁钱
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因此“帮”孩子打理压岁钱的方式并不唯一,但是我们的目标很简单:通过与孩子沟通关于压岁钱的处理方式,去引导孩子了解一点点的金融知识。与其直接对孩子说“爸爸妈妈帮你保管压岁钱,等你长大了再拿给你花”,只要换种方式,可能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XX,今年过年你总共收到了43,260块压岁钱,其中3,260块会作为你今年的零花钱,用来购买文具、玩具、书本等,剩下的4万块爸爸妈妈会帮你放到银行中作为存款储存起来,这样银行每年都会给你2,000块的利息作为你的零花钱。如果你有特别特别想买的东西,也可以随时把这4万块的存款取出来。
如果条件允许,家长还可以准备一份手写的或打印的“存款合同”,将这笔“交易”的主要内容记录在上面,并耐心向孩子讲解储蓄的好处,以及本金与利息的关系等。不要担心孩子太小而听不懂,我们只需要为孩子营造一定的“金融环境”,孩子就会像学习语言一样,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了解很多金融的小知识。
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做很多事情来培养孩子的财商。举几个简单的例子:
与孩子一起,对每一笔零用钱的收入与开支做好记录;
通过做日常家务来获得零用钱,同时累积信用评分,为以后向爸爸妈妈“贷款”做好准备(在家庭中,向爸爸妈妈讨要额外零花钱将被视作“贷款”);
与孩子一起,将不要的二手玩具与游戏光碟通过社交网站转让出去;
在超市购物时,给孩子指定的消费额度,与孩子一起探讨“最优的”购物方案;
孩子碰到想买但是特别贵的东西,父母可以考虑将其买下,但不是直接赠予孩子,而是通过“租赁”的方式借给孩子使用。
科普君的一点想法
在我的眼中,财商教育对于孩子而言特别重要,因为它不止可以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对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转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在有限的生命中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或者俗气地说,用有限的时间赚更多的钱),不止是我们自己的追求,更是我们对于孩子的期望,否则如今的家长们也不会那样看重孩子的教育,想尽一切办法“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
这种人生目标的本质,实际上就是财商教育的核心:最终实现财务自由,让我们与孩子的生活可以衣食无忧。早一天顿悟这个道理,就可以早一天为自己设立一个人生目标而为之奋斗。
有了目标,人才不容易迷茫,这一点对孩子而言同样适用。
曾经有一个朋友问我:“如果未来你选择去做一件事,你会做什么?”那时我回答说:“我希望能为小朋友的财商教育做点事情。”如今,我的儿子一岁了,一些积攒在我心中许久的想法或许在不久的将来都有“实验”的可能。
我还希望,未来中国人整体“金融素养”的提高,也会有我一份小小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