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认基金南北相差太悬殊!去年香港基金卖了100亿,内地基金只卖了1个多亿

在人民币贬值、地风险美元资产受青睐的大背景下,香港北上的互认基金销售累计破百亿元大关,而大陆南下寻食的互认基金却只有香港基金零头,仅有1.5亿元人民币。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香港互认基金在大陆一年的总销售额为102.21亿元人民币;净销售额为77.72亿元人民币;内地互认基金在香港的总销售额为1.52亿元人民币;净销售额为0.96亿元人民币。


有如2007年首次出海的QDII,内地互认基金出海首年也遭遇市场逆境。从香港市场大环境来看,国际债券基金唱主角,前11个月包括环球债券、亚洲债券和高收益债基金净增3倍有余,占到香港市场累计销售的一半以上;而包括欧洲、亚洲及大中华地区的股票基金遭受大量赎回,2016年销售环比跌了六成。内地互认基金刚刚进入香港市场,尚未打开局面,人币概念不再受青睐,又遭遇如此市场风险,首年销售开局难言风光。


相比较,在香港市场大受追捧的国际债基在内地也大受追捧。在美元概念和低风险偏好的大环境下,摩根基金的一只低风险债基在销售最鼎盛时,就吃去了全部香港互认基金9成的销售份额,也成为特定市场环境下互认的最大受益方之一。大势当前,香港互认基金能够与内地互认基金销售形成如此悬殊。


三季度来香港互认销售走弱


波诡云翳的2016市场风险偏好如此之快,随着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市场对于美元股票的热情逐渐上涨,低风险偏好在下半年也随之走弱。尤其是在摩根基金对其最热销的亚洲总收益债券基金在8月末主动限购后,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的销售开始持续走弱。


数据显示,8月,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销售达到单月峰值——44亿元人民币,受到摩根基金的主动限购影响,互认基金次月限售锐减至8.4亿元,并在四季度的三个月持续走低,9月~12月的单月销量分别是3.89亿元、3.45亿元和1.62亿元人民币。同时,赎回量开始增大,这三个月的单月赎回量分别对应2.95亿元、6.46亿元和5.73亿元人民币,且11月和12月两月均为净赎回。


另一方面,全球市场的股债大扭转仍然难以惠及内地互认基金。2016年末,美股基金受青睐,但股债汇三杀的内地市场导致内地基金在港销售情况更加低迷。内地基金在香港的四季度累计销售额 不足3000万元人民币,较三季度的5500万月销售额也出现下滑45%,同时在10月和12月也出现了单月净赎回。


示范效应南强于北


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基金分销中心,既是内地资管机构出海的前哨,也是海外资本进驻内地前的最佳驻地。


在最初推出互认基金的期待上,内地寄希望打开新的市场渠道,并在国际坏境下与全球资产管理管理公司参与竞争中学习成长,而香港则是期望互认基金的资格吸引更多海外基金公司在香港进行全方面的资产管理活动,摆脱“销售中心”,成为名副其实的资产管理中心。


据基金君了解,从一年的实践来看,内地资产管理公司的开疆拓土除了又一次恰不逢时;在香港这个国际资产管理公司高度密集的金融中心上,其实面临着内地相差无几的销售环境——银行渠道强势、产品密集又缺乏独特卖点。


对觊觎内地市场的国际基金管理公司,强势产品的示范效应引得无数后来者“眼红”。由于互认产品需要在香港注册且有历史业绩要求,不达标的诸多公司都通过基金公会发出声音希望监管放宽要求,加快产品放行。


据基金君从香港的部分业内人士了解,互认基金实行一年多,其中资本国际化牵涉太多,汇率变动、市场环境都对二级市场和产品形成冲击,唯有持续的合理制度建设和引导才能达成最初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