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大步踏入内地市场,各大媒体平台也是竞相报道。包括《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新快报》、《南方都市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保险报》在内的许多新闻媒体,都抓住香港保险与内地保险区别、内地老百姓热衷香港保险等切入点此外,更有北京工商大学、深圳大学的金融保险专家学者,认为中国内地金融保险业一旦全面放开以后,内地将无法直接面对与香港保险的竞争。
诸多媒体报道中,《新快报》更是用了四个整版,全面系统的刊发了该报记者对香港保险的全面调查,几乎以完全肯定的态度,对香港保险作了客观、真实的报道。
但即便如此,在许多媒体平台上仍然不缺乏很多反对,甚至抹黑香港保险的言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
谬论一:香港保险业向内地居民发售保单,属于“地下保单”不合法,不受法律保障。
谬论二:香港保险公司会破产倒闭,内地不允许破产倒闭。
谬论三:汇率风险造成内地客户巨大损失。
谬论四:香港保险业销售佣金是内地几倍,客户退保损失高于内地。
谬论五:香港保险纠纷处理与理赔难。
1、谬论纠正一:赴港买保险合法吗?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内地居民赴港期间向香港保险公司购买保险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早在2010年,广东省保监局就做出明确表示:如果内地投保人自行出境,并自愿购买香港保险,那么这些保单就是合法的,受到法律保护。此外,根据香港法例第41 章保险公司条例,任何在香港获授权之保险公司,在香港推介人寿保险均属合法,不论销售对象是香港本地人士,外国人士或中国内地人士。
2、谬论纠正二:香港保险公司会倒闭吗?
内地法律规定保险公司不允许倒闭,监管严格,而在国外即使像友邦、富通这样的大公司2008年也险些倒闭,香港的小保险公司风险是不是更大?据香港高级持牌理财经理介绍,全世界的人寿保险公司都是不允许倒闭的,否则就不会出现美国雷曼兄弟经营的400家银行和美国友邦AIA一起到了破产的边缘,而美国政府没有伸出援手去挽救雷曼兄弟的400家银行,而出钱收购了友邦保险85%的股权,不允许友邦保险公司倒闭。此外,如果在香港有保险公司经营不善,濒临危机,香港政府即会出面,让有财政实力的保险公司兼并该保险公司,保障香港出售的人寿保单不受损失。香港政府也正在设立香港人寿保险再保险基金,用以担保香港出售的每一份人寿保单。
3、谬论纠正三:汇率风险是否造成内地客户重大损失?
最近,人民币贬值受到巨大关注,内地资金大量外流。加上股市暴跌,以美元资产为代表的避险资产成了香悖悖。事实上,对于内地老百姓而言,配置香港保险便是最好的避险方式。因为香港保险是以美元和港币计价的,而港元和美元是联系汇率制度。时下,美元资产相对于其他资产,无疑是更能保值的。那么,持有香港保险,即意味着持有美元资产,拥有几分大额保单,便意味着资产不会那么容易缩水,完全不必担心汇率风险。
4、谬论纠正四:客户退保损失高于内地。
从国际保险专业的角度来看,保险产品的销售佣金属于保险销售成本之列。而销售成本不仅仅限于佣金。保险产品销售佣金的设计高低与公司的专业投资水平、经营管理技术、营销机制相关联,都是按照国际保险精算规则,科学设计而来的,与客户退保损失没有必然的联系。当然,不同的保险产品有不同的销售佣金。香港保险与 内地保险产品在设计理念上存在明显不同,所以,就销售佣金而言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5、谬论纠正五:内地人买香港保险是否受香港法律保护?
香港保险公司是向全球发售保险的,保险公司均有设立签约认证中心,赴港投保客户必须亲临办理,三方见证。以录音录像作为客户赴港投保的记录,在香港境内签署的投保文件是受到香港法律认可以及被保护的。自2013年5月1日起,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处发布受理非香港居民之投诉,如客户与保险公司发生索赔纠纷,该机构则出面受理纠纷审判,审判结果直接产生法律效力。如判决保险公司必须理赔。与内地不同的是,假若在内地,客户与内地保险公司发生纠纷仍需与保险公司对簿公堂。正因为香港是个法治社会,所以在法律上非常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