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地重疾险随预定利率持续下调——从3.5%降至3.0%,又在去年8月31日进一步调整至2.5%,产品价格也随之不断上涨。目前,四十岁左右成人若投保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总保费与保额已几乎持平,杠杆效应大幅减弱,令不少人感到难以抉择。
在给孩子配置重疾险时,我通常会将互联网产品作为“加保”的首选,主要原因在于它们价格亲民、少儿特定保障全面,性价比极高。目前市面上两款热门少儿重疾险,具备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那么问题来了:在同样的演示利率假设下,为什么不同香港重疾险产品的保额增长和现金价值差异会如此显著?
2)从公开的披露保司分红实现率稳定性来看,友邦>永明>忠意>保诚。
分红实现率是衡量保险公司能否兑现计划书中演示收益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未来几十年的预期收益能否实现,因此极具参考价值。
友邦和永明披露较为全面,参考性较强:友邦约90%的产品分红实现率维持在80%以上;永明约80%的产品实现率超过80%。
忠意作为老牌保险公司,经营风格稳健,但目前官网公布的分红实现率数据覆盖产品数量和年份相对有限。已披露的产品实现率目前均为100%。
保诚的分红实现率波动较为显著,这主要源于其投资策略整体偏向激进,尤其在权益类市场的配置比例较高。
这种风格之下,其分红表现可能呈现较强的两极分化:表现优秀的产品终期红利实现率可高达1044%,但下限也相对较低,个别产品甚至低至3%。从整体来看,保诚分红实现率能够达到90%以上的产品不足三成。
因此,如果考虑持有保诚的分红型保险产品,投资者需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应对潜在的收益波动。
3)如果单从演示数字收益率来看,忠意>保诚>友邦>永明
第30年,IRR排名:忠意3.94%> 永明 3.1% >保诚3.08%>友邦1.91%
第40年,IRR排名:忠意4.72%> 保诚4.25%>永明 3.89% > 友邦3.16%
第50年,IRR排名:忠意5.16%>保诚4.88%> 永明4.21% > 友邦3.91%
友邦的IRR收益,在第60年,追上了永明。
看IRR数字似乎差别不大,但是换算成金额,复利的威力就体现了出来
分析到这里的话,如果是你,你会怎么选择呢?
1)如果选择忠意,是可以理解的。
其保障责任在同类产品中表现突出,预期收益也具备明显优势。即便分红实现率仅按80%计算(假设友邦、永明实现率为100%),至85岁时的预期现金价值仍可达170万(演示值213万 × 0.8),高于友邦和永明同期水平。
2)如果选择保障责任和收益相对都很均衡的友邦,也是可以接受的。
该产品在保障责任与收益潜力之间取得了较好平衡,分红实现率整体稳定,结构相对均衡,适合追求安心与稳健的客户。
3)若选择保诚,往往是看中其演示收益的高潜力,但也要清醒认识到两方面:保费相对较高,同时分红实现率波动较大,需具备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
4)至于永明,目前来看选择吸引力较弱。
因其收益表现相对保守,在同样演示条件下较难凸显优势,是否选择需谨慎权衡。
我直接说答案,香港重疾险产品保额复利递增,不是无条件的。
一旦理赔完重疾,保额/现金价值就归零,不再继续复利增长。
所以,在产品投保的早年发生理赔,其实跟内地重疾险产品并无两样,只是杠杆略高而已,就没有了“红利递增”这一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