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险回报率封顶6.5%?保监局澄清:演示利率上限不影响保单实际回报


图源:香港经济日报
6月香港保险圈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抢购潮”,很多客户“打飞的”到香港投保,6月30日深夜,香港保险公司签单室依然灯火通明。7月1日起,香港分红险演示利率上限新规实施,港元保单的演示利率上限为6%,非港元保单(包括美元保单)则为6.5%。
最近网上、朋友圈里有误导声称"分红保单回报率封顶",这犯了一个偷换概念的错误,把“演示利率上限”说成“回报率封顶”,让投资者误以为要限制香港保单的实际回报。实际上,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演示利率只是销售时的展示工具,而实际回报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投资表现。

其实,香港保监局执行董事(长期业务)吕愈国早已在3月底撰文澄清,清晰明了地告诉大家"演示利率上限不影响保单实际回报"

“演示利率上限”只适用于保险公司在销售分红保单时向客户提供的利益演示的内部收益率,保险公司仍可向投保人派发高于上限的红利,因此措施并不会影响保单的实际回报。

香港保监局推出“演示利率上限”,只是在规范保险公司在销售时向客户展示的预期回报率,提前做好预期管理,目的是为了防止过度夸大的销售承诺误导消费者,秉持「公平待客」原则,为客户的最佳利益服务。

7月刚开始,各家香港保险公司已陆续上线新产品,有的提供更高的保证收益、有的提升前40年收益、还有的链接到丰富的资源和服务,各显神通,产品竞争力越来越强,投资者也终将从变革中受益,享受到更加可靠、多元的港险服务。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市场的选择。

以下香港保监局原文:

引入演示利率上限 提升投保人保障

2025年3月30日

保险业监管局(保监局)二月底就分红保单利益说明文件的演示利率上限发布应用说明(Practice Note),列明港元保单的演示利率上限为6%,非港元保单则为6.5%。措施将于今年7月1日实施。

在措施公布后,我们留意到部分社交平台的文章内容似乎对该措施有所误解,例如形容措施“将分红保单的回报率封顶”,并以投保人应赶搭“尾班车”投保作招徕等。我们希望趁此机会作出澄清。

近年业界在分红保单演示利率的竞争愈演愈烈,有个别保险公司以很高的预期回报作招徕,未有充分考虑分红保单当中非保证回报部分的波动性和风险,从而作出过于乐观的回报预测,导致有可能出现保险公司未能按规定确保投保人有合理机会获得预期非保证回报的情况。而上述销售手法亦有可能违反“公平待客”原则,因为一旦非保证回报远低于演示,将会令客户出现严重的预期落差,尤其是那些非保证成分较高的产品,波动性会更大,风险亦更高。因此,我们相信为分红保单演示利率设立上限,可以防止市场出现过度进取的投资回报演示和销售手法,以推动市场的良性竞争。

另外读者亦应留意,“演示利率上限”只适用于保险公司在销售分红保单时向客户提供的利益演示的内部收益率,保险公司仍可向投保人派发高于上限的红利,因此措施并不会影响保单的实际回报。本地保险公司多年来开发及经营不同类型的分红产品,只要维持一贯的产品创新能力、提升资产配置的水平及妥善管理客户的合理期望,措施不会削弱产品的实际回报及市场竞争能力。

社交平台上有文章指措施“将保单回报率封顶”,事实上并无此事。“演示利率上限”措施只适用于今年7月1日后保险公司销售新保单时向客户提供的利益说明文件,并不会影响日后保单的实际回报。当然,分红保单的非保证回报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例如保险公司的投资策略和表现、赔偿经验和营运开支等,因此我们提醒投保人,在投保前必须注意分红保单非保证回报的风险提示。

业界至今对措施反应正面,正积极准备以配合新要求,包括调整系统及为中介提供培训等,而保监局亦正与业界就其他与分红保单有关的监管措施进行磋商。

除对业界的监管外,公众教育亦非常重要。我们鼓励公众浏览保监局就分红保单和分红实现率设立的专题网页,在投保前作出知情决定。

分红保单是十分受欢迎的产品,而加强监管旨在提升对投保人的保障及确保市场健康发展。保监局会继续与业界密切沟通,就措施的施行细节听取意见。

保险业监管局执行董事(长期业务)

吕愈国

2025年3月30日




如果您对香港保险感兴趣,
请添加我们的微信,
我们将帮您做出最优质的的选择!
联系电话:17854216281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