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稳居全球金融中心前三
全球权威性的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数“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第25期,该指数从营商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国际声誉等方面对全球重要金融中心进行了评分和排名。香港国际中心整体排名第三,亚洲第一,超越新加坡!
图片来源GFCI
本次排名中绝大多数金融中心的评分有所提高,整体呈现良好发展态势。亚太地区排名前五的金融中心的平均分已超过其他区域,整体稳健上升,以下八个金融中心排名进入前十五,分别是香港、新加坡、上海、东京、北京、悉尼、深圳、墨尔本。
图片来源GFCI
在营商环境、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国际声誉5个考察因素中,香港有2项位列首位,2项排在第三,只有1项排在第四。
香港曾经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客观来说当年的英国人还是为香港留下了一点好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完善的社会法律制度和自由贸易。
香港受英国人的影响,十分遵循法律和规则。众所周知,香港的自由市场制度使得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如果经营的商家在经营中偷奸耍滑、坑蒙拐骗,没有踏实经营,或者没有赢得商业伙伴的信任,那么这类商家就必然被市场淘汰,香港的市场一百多年来都是如此遵循。
换句话说,香港的特殊历史使得这里成为了一个讲求信托责任的资本主义社会,而香港完善的法律制度又使那些违背了信托责任的奸商除了被市场唾弃之外,还必然遭到法律制裁。这种制度的安排与社会文化很好的有效保护了商业机构和客户的权益。
高度的法制和诚信为香港带来了更大的一个优势,那就是这里的利率很低(因为这是因为人和人、机构和机构之间的信用度很高,特别信任,违约概率低,所以信用成本相对于内地来说,真的很低)。
对香港保险的十大误解
1、香港保险有汇率贬值风险。港币和美元挂购与人民币兑换价,七年内从 1.2 元跌到 0.79元,相当于 40% 下跌,从香港买保险长期看收益未必高。
坦白说,这一点的确是没法控的,人民币与港币的兑换价格,七年内从1.2元跌到0.79元(每港元),那会有人说从香港买保险长期看收益未必高?前几天,人民币一度破“7”,相信大家都有看到。
赴港投保汇只是其中一个问题,如果人民币一直只升不跌,那么客户确实有汇率损失。但这个世界会有只升不跌的定律吗?内地短短十几二十年间,通胀在内地高保费的情况下,客户购买的保单贬值速度更快,而香港保险就算计上汇率损失,也比内地保单更便宜更能保值。
目前世人都能看到的一个事实是,近年来,人民币在内地快速贬值,媒体报道说,如果十年前拥有1000元人民币,十年后因持续贬值,其购买力只相当于576元。
经历了数次经融危机,我们都能发现,美元作为世界第一货币,相对其他货币会更稳定,以及有更好的抗跌力,如今中国经济疲弱,而美国经济开始复苏以及持续加息在即,各类投资大行都认为人民币的贬值风险将会继续,以及看好美元。
由此可见,既然我们无法确定未来人民币和美元的走势,赴香港投资保险,持有两种货币,反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对冲了货币贬值的风险。再加上,香港美元投资单,长期一般可以达到5%-7%以上的复利回报,比起我们单一的判断未知的货币走势,反而,长期稳定的高回报以及保障显得更重要。
2、香港和中国都规定大陆在香港买保险不受法律保护,比如香港规定非香港居民购买的保险纠纷不予受理。
第一眼看到这一句会很吓人,认真分析,这句话也是真的。的确香港买的保险不受大陆法律保护,试想一下,如果你去香港买奶粉,加拿大买房子,欧洲买名表,会受大陆法律保护吗?
其实也不会,因为会受当地的法律保护,就是因为相信香港的法律更是公平,公开,公正才来的。香港,伦敦,纽约是国际三大金融市场,大家试想一下能做到,能成为国际认可金融市场,吸引世界各地的人将资金集中在此,一定是它的法律更有保障,税务更加优惠,政策更加稳当。
另外香港是世界金融中心,除本国有规定的国家外,各国人民都可以到香港买保险,这当然也包括内地人。根据香港保险法规,内地人买香港保险,需要到香港签约。其中的缘由在于,香港司法原则为“属地管辖”,在香港签约,就会受香港法律的管辖和保护。
反过来想事情,如果我们香港户口到国内买房子,发生问题我只能找国内的相关部门,和香港政府部门一点关系也没有,那也只能照国内那一套法律来走。
香港是个成熟的法治社会,在香港,发生了保险纠纷之后,有通畅的处理流程。不管是香港居民还是非香港居民,对于 80 万港币以下的纠纷,都是由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处理;超过80 万港币,则由保险公司和保监处处理。
3、法律不同,例中国法律失踪2年可宣告死亡,在香港是规定失踪7年才能宣告死亡,如果在大陆长期生活在香港需要重新请律师准备赔付法律证明,而在香港买的保险在中国不具备避税避债功能。
香港理赔只需要死亡证明,内地法律是失踪两年认定死亡,那就拿着内地的死亡证明来申请理赔不就可以了吗?
关于赔付,以重大疾病保险为例,只需要提供医院的诊断证明,病历,检验报告等即可,不需律师介入,也不需要到香港办理。即便是寿险,提供了充分的文件,正常情况下也并不需要律师的介入。
说到避税避债,香港保险此项功能更加完善。在大陆买的保险,倒是很有可能被法院查没。当年上海首富周正毅一案中,法院要求大陆保险公司将周正毅的保单退保,用退保价值来抵债。大陆保险公司即照办。而这种情况在香港是很难发生的。真有事情的时候,香港保险公司更可靠。
全球保险都有避税避债的功用。在香港这个法治社会,并无例外。
4、保险需要长期服务,而在香港服务不便利,办理理赔跑香港不便利。
这是一种误导,或不了解国际上的资讯,令很多投保人先入为主,觉得香港保险理赔多么多么的麻烦。地域上是有距离,但试问,假若在国内投保,投保以后你会去几次保险公司?理赔的话,申请材料你会邮寄还是亲自送过去?何况现在各大香港保险公司都开发了自己的APP,你可以手机下载,在线理赔,或者在公司网页登录也是可以上传资料进行理赔,非常方便!
香港保险业是吸引全球的客户,因此也是全球保障(当然会有些产品只保障香港或亚洲地区),重大疾病或住院理赔只需将医生报告和住院文件和收据寄来香港的保险公司,一般情况2天内就收到文件。而理赔形式:保险公司可出现金支票直接在香港银行取款,直接将赔偿金打进客户香港账户,也能直接电汇给客户内地银行。
亦看过某些指理赔不顺利的文章之后,发现文章当中,要么存在逻辑漏洞,要么是断章取义。比如,客户自己在投保的时候又隐瞒病史或者一些健康状况没有告知就投保。当然在理赔的时候就会出现不顺利的情况,这种情况香港保险公司不予理赔,是十分正常的,因为违反了保险购买的最高诚信原则。而且,我相信这种情况放到大陆,大陆的保险公司也不赔。
5、买香港保险,就医的便利和成本也是个问题。若内地人赴港买了重疾险或其他健康险后,仍在内地就医,则通常只就医于保险公司指定的签约医院才能获得赔偿。除非被保险人与指定医院相比邻,否则,异地就医的费用成本较高,香港各保险公司的内地签约医院数量有限,目前也未做到至少一城一院的布局。
6、香港的官方语言采用中英双语,文本文件也有中英两种版本,而保险合同条款通常为保险人事先拟就的格式条款且其中包含有大量专业技术性词汇。
香港各大保险公司非常重视大陆市场,产品介绍,计划书,合同,申请表等各种文件均有中英双语。
根据香港的司法原则,制式合同如有疑问纠纷,则疑点利益归于客人;这是非常公平的原则,因制式合同较为复杂,合同制定者处于信息优势,需要保护客人的利益。也正是基于此司法原则,香港制式合同都制定得非常清晰明白,很少有模糊不清的情况。
7、大陆人士,在香港买保险,不合法。
很过国内保险人为了阻止客户到香港购买保险,混淆“地下保单”的和通过正常途径入港签单的概念,从而达到阻拦客户赴港投保的目的。
根据香港的法律,无论大陆人、外国人还是香港人,只要持有合法身份与香港合法的保险公司在香港本地签订的保险合同都是有效的。但有些中介公司承诺客户无须来港亦可购买香港保险,如果投保人不身处香港,不提供入境证明,未进行验证、核保的流程,而在内地签署了保单,那么该保单属于“地下保单”,不会被香港保险业监理处认可,更不会受到香港法律的保护。
所以购买香港保单,必须选择正规可靠渠道,持有效证件亲自到香港签字。
8、香港投保需如实告知病史,内地不用?
香港保险侧重于要求长期保障,“严进宽出”,因此在进入投保时,要求严格,一旦受保,将来理赔出去会较宽松,内地反之是宽进严出。
如实告知原则,即保险公司问你的问题你都要将真实情况告诉给保险公司,如果投保人存在故意隐瞒或者欺骗行为并被保险公司知道,保单就有可能作废。
由于在内地投保时如实告知原则被很少强调,因此很多投保人并没有习惯香港保险如实告知原则。实际上,如实告知并不一定导致不保。对于核保医学而言,关键要看疾病的发展方向,如果发展方向是良性的,公司正常承保的机会还是很大的,或者只需少量增加保费就可以。严重的则会除外、拒保。投保时如实告知更有保障,内地每年那么多理赔纠纷很多情况也是没有如实告知而产生。
9、香港保险存在一定的投资门槛?
对内地居民来讲,香港保险应该还是一款很中产的产品。毕竟投保人和被保险人要亲自到香港签单(未成年儿童无需赴港),会增加一些时间和路费的成本。因此结合成本的考虑,比较建议的投保方案是重疾保额在10万-15万美金以上,或者年缴保费在2000-3000美金以上。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签单需要去香港外,保费缴纳及未来每年的续保可以直接通过香港账户转账或扣款,不必再去香港。所以,提前或者赴港签单时开立一个香港账户是非常有必要的。
10、缴交保费不方便。
这一点的确和内地相比没那么方便,有一说一,但我们试想一下,当香港保险各方面都有优势时,唯一能阻止人去的,就是控制你的资金出去。不过方法总比困难多,可以联系你的客户经理,他会有很多合法,合规的方法提供给你的。
综上,不是香港保险有问题,是一些颇有居心的人在刻意抹黑,不吹不黑,香港保险好不好,比内地保险好在哪里,为什么那么多人去买,真的值得思考!
声明:本文来源港晟咨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诚意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