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保险比中国的好吗?

聂方义

  近来,业界普遍关注香港保险,据说连保监会领导开会时都提及此话题,我揣测这主要是因为当下大陆同胞赴香港购买保险几成风潮、令人侧目。面对诸多朋友向我询问的“香港保险到底好在哪”的问题,我想发散思维,“避重就轻”地“从个人的角度”探讨两个相关问题:“美国的月亮比中国的圆吗”?美国的保险比中国的好吗?

  十多年前第一次沐浴在美国的月光之下时,我举头望明月,发现美国的月亮其实和中国的月亮一样圆,只是感觉美国的月稍亮一些,也不知是不是因为空气的透明度有差异的原因。虽然月亮的圆度、亮度纯属个人感受,人人都可能有不同的感觉,但是就保险产品的相对“好坏”而言,却可以从专业的角度稍加分析。


  近年来我国保险业改革力度大、行业发展快。2015年,我国保险市场规模超英赶美,从全球第6跃居到第3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增速全球第一。发展快、规模大当然是好事,只是如上所述,本文旨在“从个人的角度”探讨问题,试问,对一名普通的消费者而言,中国的保险产品是否也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呢?美国既然拥有全球最大的保险市场,那么美国的保险产品比中国的好吗?


  人寿保险、健康保险、财产保险等等各种产品,种类诸多,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孰好孰坏难以分辨、也难以一概而论。“图难于其易”,我就选我比较熟悉的人寿保险来分析,在人寿保险之中我又选最简单、最容易比较的定期寿险来开始分析。


  定期寿险是所有人寿保险产品的核心和灵魂(注:这里的“定期寿险”主要是指纯保障型、消费型、定期的寿险,定期寿险较理财类保险最大的区别在于定期寿险一般不提供现金价值。)即使是在中国热销的“短期高现价理财保险”和在香港热销的“长期储蓄美元保单”,也都需要注入一丝定期寿险的灵气,才能披上人寿保险的外衣,堂而皇之地通过收费不菲的保险中介销售渠道而非专业理财渠道向大众推销这些名为保险、实为投资的所谓“理财产品”,这些保险产品在根据通用会计准则制备会计账目时,则在会计师的“火眼金睛”之下“现出原形”,往往都被列为投资而非保险。


  比较中美,首先,定期寿险产品在两地的市场地位大不相同;对于消费者而言,则体现为在中美两地的寿险市场中,定期寿险产品的可获得性相差很大。


  在美国,定期寿险在总体寿险保费收入中的占比长期保持在五分之一左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保险统计数据中定期寿险相关数据并不单列,而是包含在所谓的“普通型寿险业务”中,真正的定期寿险业务占比,我个人估计恐怕连五十分之一都不到、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中国寿险业业务结构严重失衡,轻保障,重理财。虽然2013年人身保险产品费率市场化改革启动以来,“普通型寿险业务”占比有所上升,打破了分红险“一枝独秀”的格局,但是中国寿险业回归风险保障之路仍然任重道远,这几年短期的“高现价理财保险”市场占比急剧攀升就是例证。


  《财新周刊》2月专访保监会有关领导的文章《保险下一步》中提出一个观点:“近年来,中国的寿险业一直在‘回归保险本原’还是追求规模的两难中徘徊,难得其解。”对此我个人难以认同,因为数据显示,中国寿险业一直都没有徘徊过,最多也就在部分老牌公司在“纯规模型业务”和“价值型业务”之间略有徘徊而已,而整个寿险行业从未实质性地考虑过“回归保险本原”的问题,至少是没有考虑过“回归寿险本原”的问题。


  虽然大概可以说,没有定期寿险的核,就没有人寿保险产品乃至没有整个人寿保险行业,但是中国人寿保险业的发展和壮大似乎可以没有定期寿险产品。只是欠缺了定期寿险产品的中国寿险业,却难言社会保障功能发挥充分,难言最有效地着力解决了中国死亡风险保障缺口巨大的问题,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研究估算,中国死亡风险保障总缺口约19万亿美元,且呈不断增长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