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投资政策、投资渠道的逐步开放,越来越多高净值人群开始将目光投向海外,海外置业和资产配置呈现一片火热景象。
《2017中国私人财富报告》高净值人士分布
据贝恩公司发布的《2017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高净值人士中拥有境外配置的人群占比由2011年的约19%上升至2017年的56%。同时,人均境外资产配置占比自2013年起趋于平稳。
海外资产配置乃至家族传承等一系列全面的海外规划已然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家庭的选择。尤其是2017年,以中国商业大佬李嘉诚、马云、王健林为代表的高净值人群纷纷"出海",进行海外投资及海外业务发展。
纵观王健林海外布局,从2012年5月开始,王健林大肆进行了境外投资项目,截止2017年8月前,据媒体统计万达以及王健林个人海外投资已经高达2500亿人民币!据公开资料显示万达仅仅在英国资产就高达近500亿人民币,另外在澳洲、北欧两个最大院线收购案就分别9.2亿英镑、9.3亿美元;
关于李嘉诚的海外投资,有一个说法是他几乎买下整个英国。原因在于他在英国所购入的资产涵盖供水、供电、天然气输送、铁路、通讯、零售,几乎所有跟民生有关的事业。
胡润研究院《2017中国高净值人群财富管理需求白皮书》中的数据调查显示,科学合理地进行"资产配置,分散风险",确保财富的"保值、增值"、"为子女境外留学做准备"仍然是高净值人群跨境金融投资最主要的三个目的。
一、投资哪里,哪些项目?
所谓海外资产,是指以非本币计价的各类资产,如房产、债券、保险、信托、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实物或金融资产,多以美元计价,有时也会使用欧元、英镑、日元等货币计价,一般在哪个国家购买的资产,就以该国的货币计价。
据统计数据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个人境外资产配置比例将从目前的4.8%上升到约9.4%,新增市场规模达13万亿人民币。
配置习惯
就投资方式看,中国高净值人群海外配置,固定收益和地产项目成最为偏好投资领域,其次是保险和基金。
从投资目的来看,高净值人群从简单的分散风险过渡到主动追求收益,境外资产配置逐渐分散,资产类别的复杂度有所提升。
从机构选择方面,随着对境外投资风险和复杂度的认识加深,高净值人群更看重财富管理机构在产品选择和资产配置方面的专业性。
从投资需求来看,中国的高净值人群已经逐渐从最初的追逐高收益转向控制风险,资产的保值增值比单纯的快速增长更加重要。
更多高净值人士从自己直接进行投资和财富管理,转向寻求专业的服务机构,来进行系统的、目光长远的资产配置。
配置变化
伴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40年的高速增长,中国财富阶层也在经历着一代代的变化,投资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元化,而被中国人强烈追逐20年的房地产正在远离高净值人群的重点资产配置。
2017年,全国陆续有50个城市陆续限贷、限价、限购,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而且,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全球房地产格局也发生一系列变化,带火了不少国家房地产市场,东南亚和南亚置业热潮尤其火爆。
而根据胡润研究院和万国置地发布的《2017中国高净值客户海外置业展望》,有接近一半的中国高净值人群将海外房地产投资作为最主要标的。
据统计,2017年,中国对东南亚和南亚的房地产投资超过158亿元人民币,是2016年的四倍,创下历史次高(仅次于2013年的41亿美元,260亿元人民币)。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获得的投资额分列第一、第二和第三位。
二、置业海外最关心哪些问题?
从拥有海外金融投资背景的高净值人群中调查发现," 资产配置, 分散风险"是他们海外金融投资的最主要目的,考虑占比高达 80.3% ;其次才是财富的"保值、增值"。
除了上述两个最主要目的之外,考虑较多的是"为子女海外留学做准备" 和"为将来个人养老做准备",而出于"增加资产私密性" 和"合理避税"目的占得比重也越来越多。
许多中国投资者投资境外房产的行为,其实只是一种希望借此获得移民身份、展示个人成就的"消费"。而在未来,由于中国的对外投资即将进入"资产配置"时代,资产是否真的做到了合理配置,并能够给投资者带来回报,将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考量。
值得注意的是,接近一半的投资者对中国的未来经济走势乐观,他们对海外投资更加谨慎和理性,而且主要会投资于欧美科技创新领域的风投和创投基金,也更多考虑组合以分散对冲风险的理性目标。
三、配置海外资产的风险及建议
风险
出于教育、分散资产配置、移民或居住等需求,海外房产成为许多人进行海外投资的首选。有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投资者在海外房地产市场累计投资已超235亿美元。
固然海外房产配置风靡已久,但进行海外房产的配置,不得不堤防泡沫风险。
首先,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投资海外房产门槛并不低,各项管理费与持有成本例如房产税费,也是不得不考虑的因素。海外房产的投资若购买后进行出租,就还要考虑管理公司的问题。
其次,不动产投资尽管稳健,套现周期长却是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此外,据瑞银财富管理发布的2017年瑞银全球房地产泡沫指数显示,就全球范围来看,加拿大多伦多面临的房地产泡沫风险最大,其次为斯德哥尔摩、慕尼黑、温哥华、悉尼、伦敦、香港和阿姆斯特丹。
再者,海外不少国家除了收房产税外,还要收遗产税。
因此,在进行海外资产配置时要综合考虑投资收益、税费制度、遗产继承等综合因素,来找到适合自己的配置方式。
另外,海外资产配置不得不堤防政策、政治、法律风险。 当然,风险与机遇往往并存,任何的投资都是有风险的,多种资产的配置,正是为了分散投资风险,达到资产的最大安全、并最大增值化。
海外配置可以为投资者在对冲汇率风险以及单一经济体的利率、政策风险提供思路,对于完整的资产配置理论来说,往往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建议
《2017年中国私人财富报告》显示,中国高净值人士海外配置标的中,有34%比例投向储蓄及现金,有14%投向股票,保险和债券的配置占比均为12%。这与全球富豪资产配置构成有较为明显的区别。
数据显示,全球富豪资产配置中,股票投资占比最高,达到32%;对冲+私募基金另类投资占比为30%;债券投资占比为17%;储蓄及现金等占比仅为7%。 中国高净值人士的海外配置,相比全球富豪的构成较为保守。
海外金融产品形式多样,尤其是各类结构性、挂钩指数等各色产品层出不穷,建议在风险管理、选择标的、税务筹划、家族传承以及海外上市等方面进行优化。
另外,可以保值保障类产品、权益类产品与另类投资等相互补充配置,在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多元化、定制化的资产组合。
四、为什么首选香港保险
在境外资产目的地选择提及率中,香港比例高达53%,美国为51%,澳洲为24%,因此香港依旧是内地高净值人群海外投资的首选地。
而香港保险作为保障型投资,风险控制和收益两不误,这极大地满足了高净值人群的稳健理财需求,成为被广泛认可的海投方式。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香港保险以美元计价,能更有效发挥出保单的价值。
大部分人认为,内地医疗水平比不上海外,因此如果患上内地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疾病的病人会愿意赴海外就医,寻找更好的医疗资源。这其中,还包括了药物、技术、服务水平的差距。有了香港保险,可全球保障,无论投保者是旅游、出差,还是留学到全世界任何地方,发生疾病或意外等,均可享受所投保的香港保险产品的保障。海外就医,除了香港保险,真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香港保险:长期资产保值需要
从保障角度来看,保险作为理财方式,收益是偏向于中长期的,长期稳健,而且安全可靠。比如在美联储加息周期中,香港的美金储蓄险保单的回报率亦会跟随上升,并且美联储加息也会加强美元升值预期。因此,对香港的所有美金储蓄险保单来说,是美元升+红利升的双重利好。
香港保险:海外生活必需品
如果有打算在海外生活,那么就应该提早规划好海外生活资金。比如可以以购买保险的形式来为子女筹措教育金,每月按时缴费,达到强制储备的目的。父母可按照需要领取教育金,比如在孩子读初中、高中、大学,甚至海外留学时,可以选择随时提现。
香港保险的优势在哪里?
1、参保范围广
在香港,除了一年以内自杀,枪毙的,几乎无任何事项不保。香港人寿险最大的优势是没有"免责条款"或"不保事项",这在大陆基本上不可能实现。
2、保费便宜
相同年龄的被保人,香港保费通常是国内保单的60%-70%。而国内保费高主要是保险的销售渠道提佣过高造成的成本上升,钱都让保险公司的业务员赚了。
3、收益高
这是香港分红保险最大的优势,在香港的保险公司都是面向全球进行投资,投资领域广获利渠道多。目前,香港保险的预定利率普遍可以达到5%以上。而大陆保监会对内地保险业定价利率做了限制后,基本都在3.5%左右。香港保险产品收益优势明显,完全碾压内地保险。
4、避税避债
由于香港是避税港,遗产税自2006年后就不需要征收。即使是在全球征税的美国,只要是人寿保险金的赔付,不管是在哪里买的,都可以避税避债。很多高净值人群赴港购买保险,大多数是为了避税、避债以及避险的资产转移。由于保险是隐形资产,保密度高。曾经有个新闻,一些濒临破产的中小企业主,把实业抵押给内地银行套取现金,转手到香港购买保险,将巨额资产暗渡陈仓转移至境外,期望在境外保险权大于债权的法律框架下,即使是公司被清盘,手中保单都不会打水漂而达到保全资产的目的。虽然这也是够决绝的,但也充分能说明香港保险避税避债的强大功效。
5、海外资产配置
香港保险以美元和港币计价,这是区别于内地保险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尤其是人民币中期来看还在贬值通道,对中、高产阶级的强烈的资产避险需求都有很强的诱惑力。
6、寿命问题
由于香港是全世界第二长寿城市,人均寿命85岁。而香港保险的保费率又是按香港人均寿命来计算。而国内人均寿命为75岁,所以内陆客户在赔率上就会稍占便宜。这就使得香港保险相比起来保费更便宜、保障更高、投资回报也高。所以大陆人去香港购买重疾险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
总而言之,面对投资风险,最重要的不是有抵抗风险的能力,而是有规避风险的前瞻性头脑。这样,即便遭遇经济寒潮或者意外,你也能逆袭进入更高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