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经济若衰退,今后谁为加拿大撑起一片天?

上周公布的美国5月非农就业数据震惊全球,远远不及市场预期。于是风水轮流转,美国罕有地被经济学家们警告:“小心经济衰退”!美国是否已经陷入经济衰退;又或者将会陷入经济衰退,暂时未能有确切定论。但是,唇亡齿寒,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未来谁能为加拿大撑起一片天?


全球都在比惨?


在公布的美国5月非农就业数据之前,美联储似乎为全球写出了一个合理、靓丽的剧本:“美国经济复苏—加息—全球资本回流美国本土”。然而,这一次的就业数据让美联储被狠狠地“打脸”了。一时间,一顶“经济增速缓慢,新增就业有限”的“帽子”似乎就扣在了美国的头上。但好玩的是,这样的一顶“帽子”,当下似乎全球各国央行都在抢着戴。为何?为了给维持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找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比如加拿大央行。


加拿大的货币政策需维持非常宽松


加拿大央行行长波洛兹(Stephen Poloz)周六(6月4日)在渥太华大学举办的一个讲座上表示:“金融危机的后遗症应在很多国家隐现,加拿大出口行业的复苏至多只是蹒跚前行,因此货币政策需维持非常宽松。”


货币政策需维持非常宽松------这是加拿大央行行长的表态,也是当下全球央行的一个缩影。全球经济体陷入增长缓慢甚至衰退,各个层面都需要极大的刺激,这就是量化宽松的背景。美国如此,加拿大亦如此。但可怕的是,量化宽松不断加大,经济却依旧没有起色。所以“货币政策需维持非常宽松”。这样做的后果现在接踵而来------房地产市场面临下行风险(比如英国、香港)、国家债券收益为负(比如日本、欧洲),国家养老基金系统面临了偿付危机(比如美国的底特律和伊利诺斯州)等等。


美国“熊途”会否成为加拿大的“牛路”?



于是,当唯一仍处于加息轨道上的美国,也戴上“经济增速缓慢,新增就业有限”的“帽子”时,资金资本就变得恐慌了----哪里才是安全地啊?坐拥全球第二大国土面积的加拿大,本来是得天独厚,在本次资本恐慌流动中闷声发大财的。然而,光有土地但缺乏人口基数的加拿大,无法成为资本青睐的市场。如果一定要说能吸引资本的优势的话,凭借货币汇率优势而吸引买家的大多伦多地区房地产市场是其中一个。因此,可以预见的是,在美国公布5月非农就业数据之后,大多伦多地区的房价,恐怕会更加受到热捧。


靠人不如靠自己?


一枝独秀不是春,更何况加拿大央行自己也表态说,加拿大房地产市场仍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外资不给力,那加拿大自身的“内力”呢?加拿大握有美国国家债券总体的2%以上,黄金储备几为零。所以,一直“雷声大,雨点小”的基建项目对实体经济刺激成效如何、创造就业岗位多少等,都成为了“无人为加拿大撑起一片天”的国际大环境下,至关重要的“保命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