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中国留学生唐晓琳失联一事一直牵动着无数人的心。就在10日,美国犹他大学校方发布了一不幸的消息:失联的女大学生唐晓琳的遗体已经找到,美国当地《侨报》记者证实了这一不幸消息。据唐晓琳的朋友在微博上透露,失联已8天的唐晓琳留下的最后踪迹是10月1日去往了金门大桥南侧的迎宾中心。那里是她曾在给朋友的留言中说要去结束生命的地方............
这一事件,让大众的眼光又聚焦到中国留学生身上。近年来,有不少中国留学生因无法承受压力而轻生;并且,其中有很多学生都品学兼优、乐观开朗。当不幸突然发生的时候,人们也都惊讶不已,为何中国留学生自杀事件频频发生?
1、陌生环境引发的文化冲突
初来乍到一个陌生的新环境,容易产生对新环境的适应障碍,而留学生初到异国他乡,面对两个不同文化差异而引起的文化冲突,会倍感压力,手足无措。学生们也因缺乏中美跨文化指导而产生心理问题,这应当是大多数留学生面临的首要难题。
2、背井离乡的孤独感
留学生远离自己的家和同学朋友,空间的距离加上时差原因,与亲朋好友的情感联系会减少或中断,孤独时也只能一个人独自哀叹,没有可以倾吐内心的对象。而想融入美国人的圈子的时候,他们聊的内容你根本听不懂,你想聊的内容他们也不明白,尴尬呀......这时身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倍加。
3、学业压力导致厌学的现象
留学生面临着语言障碍,有时课上听不懂、课间说不出、课后写不好。语言不通是对外语能力较差的留学生入学后的当头一棒,而外国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又与国内有巨大差异,这更会让中国学生的学业压力增加,从而产生焦虑、抑郁和厌学现象。
4、青少年心理问题
由于很多留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在一个本该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年纪,却独自前往陌生的国度生活,压力的增加、环境的变化都可能颠覆孩子尚未成熟的世界观、价值观。父母又远在国内,无法在情感上给予孩子更多关怀,只有一味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作为补偿,这就导致部分小留学生注重物质享受,而忽略了留学的真正意义。
那么,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呢?
1、明确孩子性格是否适合海外留学
一般来说,孩子的性格比较开朗、外向的,比较适合出国留学。特别是对低龄的孩子来说,出国后的孤独寂寞及生活环境的改变所带来的挑战是很大的,他需要通过和老师同学的沟通来解决这些问题。而性格内向的孩子,往往把很多不开心的事压在心里,不容易释放出来,因此对整个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都有影响,最后直接影响到学习,甚至是健康。
2、帮助孩子提高对善恶的分辨能力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没有父母在身边指导,一个人能否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不仅关乎学业,更是整个人生成败的重要一环。孩子小,往往对善恶、是非、曲直的辨别能力差,家长需要在出国前努力培养孩子对事物的分辨能力,或是在留学后,适时和孩子保持沟通,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孩子的思想偏差。
3.了解当地法律知识
每个国家都不是法外之地,自由的背后是严格的法律。有必要提前了解当地相关法规,勿越雷区,比如打算去美国读高中,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提前了解当地相关法规,勿越雷区一旦遇到不清楚的状况或者触及法律的麻烦,一定要及时与学校国际留学生办公室工作人员沟通,这样就可以大大避免很多问题的产生,一旦校方认为事态过于严重,他们往往会建议学生聘请律师或者帮助学生联系律师。所以,留学生们一定要多与学校沟通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4.帮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自我情绪调适
出国后家长要时刻注意孩子的心理和思想变化。家长与子女能够通过电话、Email、QQ、MSN、GoogleTalk和Skype等即时通讯方式保持定期的联系和沟通,了解他们在海外的学习生活状况、思想、心态和情绪上的变化,并积极地在各种问题上给予孩子指导。
在通话过程中,家长不要经常问孩子关于学习成绩等情况,反而可以多讲讲自己在国内的生活怎么样,孩子走了之后家庭或者自己有什么变化,自己又是怎么消磨这段时间的,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家长很爱他,随时可以倾听他的牢骚和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