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马化腾、马云争相进军香港保险业?

曹志杰

继马化腾之后,马云也出手了!

在一众资本大佬进驻香港保险业之后,马云也不甘寂寞。8月17日,马云旗下云峰基金持有的云峰金融联合新浪、蚂蚁金服,以及私募基金巨人投资等,以131亿港元收购位于香港的美国万通保险亚洲公司。

美国万通是一家领先的人寿保险公司,美国万通保险亚洲为一家获授权保险人,获授权于香港从事人寿及年金、投资相连长期、永久健康及退休计划管理的长期保险业务。按定期保费收入排名,万通亚洲排在香港寿险市场前十,资产总额超过440亿港元,税后盈利高达11.19亿港元。

此次交易股权分布中,云锋金融收购约60%美国万通保险亚洲股本,涉资78.6亿港元。其中52亿港币会通过发行8亿新股方式与美国万通换股,每股作价6.5港元,剩余26.6亿港元通过现金或无息票据支付。收购完成后,美国万通将会持有云锋金融扩大后发行股份的24.8%,成为云锋金融集团有限公司第二大股东。

觅优国际、City-Scape、API(HongKong)、新浪、信晖、满亿及巨人投资(香港),合共以52.4亿元购入美国万通保险亚洲约40%股权。

香港保险业成为资本巨头竞逐的对象

2013年,复星集团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共同在香港发起设立鼎睿再保险。

2016年6月,福建泰禾集团以80亿港元的代价收购了香港大新金融集团的附属公司大新人寿保险、大新保险服务及澳门人寿股份;交易完成后,大新人寿保险、大新保险服务及澳门人寿将不再为大新金融的附属公司。

2016年12月,九鼎集团斥资逾百亿港元收购了香港富通保险。

2017年1月18日,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陈东升宣布正在申请香港人身险公司牌照。

2017年1月20日,英杰华在官网披露了与高瓴资本、腾讯合作的消息。根据合作协议,高瓴资本、腾讯将入股英杰华在香港的子公司,英杰华(香港),交易完成后,英杰华、高瓴资本、腾讯在该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为40%、40%、20%,新公司将专注发展数字保险。

除此之外,内地大型企业如中石化、中海油以及中国广核集团,也早就在香港成立了自保公司。

阿里巴巴其实在去年4月,已经在保险业有过一次行动。阿里健康科技、中国太平、太平人寿、阿里巴巴技术等一起成立阿里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互联网健康保险相关业务。不过,目前阿里健康保险尚未获得批筹。

保险业要进入黄金十年了吗?

在国人观念尚未转变,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的时代,很多人对保险存在着一定的偏见,保险是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事物。陌生是因为大多数人都不够了解保险的性质,熟悉是因为保险在我们生活中太常见了。在保险没有被普遍认可的情况下,人们的投保意识也不强,甚至保险销售人员,也被人戏谑的称为“卖保险的。”

保险业属于金融业,而金融业普遍是高大上的存在,保险业为何名声不好呢?这与保险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保险销售有关。保险销售类似于安利的直销模式,采用金字塔式的代理人模式,由代理人将人寿保险产品推销到以亲朋好友为主的客户群体中去。金字塔越底层,薪酬越依赖销售业绩的提成;金字塔往上走,薪酬更多靠自己发展的组织的提成。随着组织的日益庞大,金字塔层级越来越多,组织提成部分所占比重越来越高。但是由于人员素质差、流动频繁、服务差、霸王条款隐性条款多、投保容易理赔难等一些列负面问题,保险也给人留下的不好印象,至今仍使很多人对保险存在偏见。

但是,时代不同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保险是不可或缺的,在社会各个领域的风险管理、社会公平甚至交易效率等各个方面,保险都弥补了市场经济的诸多不足和漏洞;保险业的天然优势也成为它在社条件成熟的时候快速发展的原因。

巴菲特将保险公司看做是“永远不死的奶源提供者”。这是因为保险公司的资金运作模式。保险公司动辄拥有上万亿的保费,然后把投保人的钱分成两部分:一是保险责任准备金。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银行存款准备金,保险责任准备金用于赔付支出。二是剩下的全部拿来投资于银行存款,证券,不动产。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就是美国一家世界著名的保险和多元化投资集团。所以险企拥有极强的盈利能力,盈利尺度之大可以说为国内任何一个行业都不可比拟。

因此,保险业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2014年我国保费收入首次突破2万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7.5%,创下了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增长速度。与此相对应,保险公司的利润达到了2046.6亿元,同比增长106.4%。

一份来自Oliver Wyman的报告显示,中国的保险行业在近年来实现了飞速增长。按照保费统计,由2011年的1.4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16年的3.1万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17.2%。

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全行业共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3140.15亿元,同比增长23.00%。其中,产险公司和人身险公司分别同比增长13.90%和25.98%;赔付支出5785.50亿元,同比增长9.94%;保险业资产总量16.4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8.69%。

在保险业整体上扬的趋势下,香港保险又得到社会资本的格外重视,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香港保险业为何如此受欢迎?

国内保险企业的崛起,令资本巨头意识到了保险业在吸纳低成本资金方面的独特优势。然而与国际发达市场相比,中国保险业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需要更多创新和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加之受到全球经济的影响,中国企业开始热衷于海外投资,于是很多企业选择在香港投资设立保险公司。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

1. 近些年来,内地客户赴港投保香港保险的热情持续高涨。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公布的2016年香港保险业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内地客户赴港购买保险贡献489亿港元保费。其中,第三季度向内地居民所发出的新造保单保费为188亿港元,较第二季升12%,金额和升幅均创出新高。


2016年全年内地人士到香港的新增投保保费金额比2015年翻了一番,超过了700亿!2017年第一季度,香港保险业继续保持着20.7%的增长率。

内地人对香港保险如此热情,导致香港保险市场异常火爆,这种动向当然逃不过资本市场的灵敏嗅觉。通过在香港设立保险公司,或者收购在香港的保险公司,快速进军香港保险市场,无疑是众多资本扩张的策略。

2. 香港保险业市场更加自由成熟。香港是全球第一自由的经济体,因此香港保险公司可以借助这一自由环境,将所管理之资产投资于全世界最好的资本市场。

香港保险业监管更加严格。香港保险的监管一直是保险行业监管的典范。香港保险监管采用自律和他律结合的方式,为行业发展维护良好的环境。此外,香港保险业拥有更加完善的法律体系,人才资源也充裕。

3. 香港拥有更加国际化的市场,是进军海外市场的良好跳板。内地资本布局香港保险业,很大程度上是看重了香港更加国际化的市场。对于内地资本方来说,香港在可以起到一个桥头堡的作用,内地资本方可以通过香港保险逐步熟悉境外金融行业和市场,这对内地资本来说是最安全的海外扩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