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在雄安住不用买房?其实新加坡早做到了

文:徐放/海外财富网

相信几天前千年大计出炉的那一刻,在某些人眼里无异于吹响了炒房的集结号,全国各地的炒家都一窝蜂的涌入雄安,这个当年小兵张嘎谈笑风生打鬼子的地方,已然成为新的淘金之地。媒体上也出现了无数或真或假的段子和故事——北京人带400万现金只为购买雄安的一套小产权房、内蒙古的土壕7200万买下八层楼、50岁有两套房的雄安土著欲征25岁左右海归女博士为妻等,总之,炒房资金涌入雄安,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这次,炒家们似乎要碰壁了——就在设立新区的消息当天,当炒家们兴冲冲涌入,却发现雄安三县全部房产过户措施被冻结;三天后,雄安新区筹备工作委员宣布,查处房地产建筑领域违法违规行为765起,拆除违建125处,关闭售楼部71家、中介机构35家,清理违规售房广告1597条;而周边霸州、文安、任丘等区县,也相应出台了限购措施。

可以看出,这次新区的建设,确实是贯彻了“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精神,而在加强调控的同时,雄安新区的地产发展模式也在发生变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副组长邬贺铨表示,将在雄安新区试点全新的房地产改革,并提到了新加坡模式可以作为房地产发展模式的参考。

其实学习新加坡模式很早以前就被国家提出,从“高薪养廉”的争论到公积金制度,中国很多政策都是学习自新加坡,那这次在住房方面的新加坡模式又是什么呢?

所谓新加坡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政府出资购买土地、建设组屋,建立完善的廉租房制度,以达到限制房价,使国民人人住的起房的目的——近几年来,新加坡居民的房屋拥有率一直稳定在90%以上,组屋覆盖人群已经由1959年的8.8%提高到2010年的80%,其中95%的人拥有他们居住的组屋,几乎真正实现了“居者有其屋”。

新加坡的廉租房制度之所以如此成功,与其政府的合理规划是分不开的。首先,政府从制度和法律的构建上着手,成立了建屋发展局,并颁布《土地征用法令》,由前者统一开发建造廉价高质的组屋提供给国民,而根据《土地征用法令》,政府有权征用私人土地用于国家建设,被征用土地的地价由国家进行调配,借此新加坡政府以成本价获得了全国80%的土地用来建设组屋。而剩余的20%则作为私人土地用于开发商品房,但是其价格往往要比组屋贵2—3倍;只靠提供充足廉价的廉租房,是不能完全遏制炒房者的。所以,新加坡政府在组屋的使用上设置了严格的规定,对购买数目和购房者的资格(国籍、婚姻、收入等)做了事无巨细的规定,比如一个家庭只能拥有一套组屋,如果要购买新房,则要退出目前所住房屋,组屋只有住满十年才可出售,即使出售,也要缴纳一笔昂贵的转售税,这也起到了抑制了炒房投机的作用;除此之外,新加坡政府的公积金政策还为居民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后盾,几乎能够覆盖居民每月的房屋支出。可以说,政府把居民住房中所面临的问题事无巨细地考虑到了。此外,新加坡的组屋成功的另一个原因,和政府周到的“售后服务”分不开。比如,政府会定期7—8年重新粉刷组屋,并制定屋区更新计划,更新已经损耗的设备。组屋还往往配有划了车位的露天停车场,楼与楼的空地上,还会设置游泳池、儿童游乐场所等公共配套设施,有的屋区还会为屋区设立公用的幼儿园、政府服务机构等。而这些设施也都是很便宜的。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与中国这种幅员辽阔、地区差异极大、问题极端复杂多样的国家不同,其面临的问题、管理的难度都较小。但由于雄安新区刚刚起步,即使日后发展也不会超过2000平方公里,因此,新加坡模式还是值得借鉴的。

除了新加坡之外,德国、英国的廉租房政策也有可取之处。例如,在德国的住房结构中,政府可支配的低价廉租房占比为10%左右,用于提供给中低收入家庭。德国政府还从政策上保障了廉租房方案的顺利实施,成熟房租租赁市场为居民提供了在购买住房和社会保障房之外的重要选择。此外,由于观念不同,即使是社会阶层和地位较高的人也许选择租房住,据统计,德国有一半以上的家庭居住在出租房内,这也是德国房屋租赁市场颇以为自豪的一点。

而英国自20世纪40年代起就采取集中建设公共住房的政策解决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在英国,居住方式可分为自住住房、租住私房、租住公房三种类型,对于不同类型的低收入居民,英国政府制定了相应的住房租金折扣或房租补贴计划。而且,住户一旦获得了租赁廉租房的权利,无论其财务状况如何,这种权利可以保持终身,据说英国租龄最长的房客曾租住了82年。当然这种制度也让一些人钻了空子,所以英国最近也在讨论要不要废除廉租房终身制。

相比之下,中国虽然住房刚需强劲,但廉租房政策实施得并不不是很成功。1998年的“国二十三条”出台,明确规定中国房屋比例为80%经济适用房,10%廉租屋,剩下10%才是真正的商品屋,而1998年后中国房价也一直比较稳定,但这一概念在发展过程中,将经济适用房政策“偷换”为保障性质的商品房政策,导致目前的中国廉租房政策不尽如人意。此外,在廉租房资格审查、公开摇号的过程中,也出现的大量权力寻租现象,也使得廉租房制度遭到了很多质疑。

据说在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办公大楼的墙壁上有一块匾,上书杜甫的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不知雄安新区能否也把这一千古理想实现

海外财富网 原创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