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以来,A股市场一直不温不火。而港股市场则出现一轮爆发:从2016年12月23日(21553.78点)算起到2017年的2月23日(24217.00点),港股区间涨幅高达12.36%,领跑全球资本市场。虽然受到短期上涨过快影响,恒生指数最近几个交易日出现调整,年内涨幅收窄至7.06%,但这并不影响全球投资人对于港股市场的热情。
面对港股的强势,现阶段几乎所有的基金公司都成立了沪港深基金,他们有的是去年年底成立并开始建仓;有的则是今年一二月份刚刚成立。在资产全球化的配置浪潮下,未来的港股市场是否还有投资机会?个人投资者又如何参与这场港股配置盛宴呢?
沪港深基金成“爆款”
所谓的沪港深基金,顾名思义就是借用沪港通以及深港通的通道投资于港股市场的基金。与普通投资港股市场的QDII基金相比,沪港深基金不占用QDII额度,资金使用效率高,因此受到了许多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的追捧。
“最近一段时间,行里代销的沪港深基金产品销售十分火爆,部分沪港深基金甚至出现了基金额度‘卖断货’的情形。”杭州一家大型国有银行理财经理称。
沪港深基金之所以能成为“爆款”主要与以下两点有关:一是业绩好,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近九成主动权益类基金获得正收益,平均收益率为1.68%。其中,沪港深基金表现尤为突出,54只沪港深主题基金以4.91%的平均收益率领跑市场。以嘉实沪港深为例,该基金成立不足10个月,至今已经取得了近30%的收益,而这样一个收益率水平即便放在私募界也是相当的傲人。
二是资金南下申购热情高涨,除了个人投资者大举买入外,机构投资者(主要包括保险和银行)的申购金额每天都在增加,一些机构甚至提出要定制专属的沪港深基金。为此,一些基金公司不得不暂停大额申购以防止大量资金涌入摊薄存量投资者的收益。仅今年以来,就有创金合信沪港深、东方红沪港深、博时沪港深优质企业、博时沪港深成长企业、创金合信沪港深研究精选等多只沪港深基金纷纷宣布暂停大额申购。
伴随着投资者对于港股配置需求的日益高涨,许多基金公司在“节流”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开源”。证监会最新公示的数据显示,目前基金公司上报待批的沪港深基金共计43只,今年以来申报的有4只。从待批的沪港深基金申报的时间点来看,去年下半年是申报的高峰期,共计35只。
港股市场依然适合投资吗?
与A股市场不同,港股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为机构投资者,市场结构较A股更为成熟。这波反弹行情中,恒生国企指数涨幅接近10%;恒生地产类指数涨幅更是超过15%。面对这样一个大幅反弹的市场,是否依然值得内地投资者倾情奔赴?
在杭州某国有银行部门负责人看来,年初至今港股市场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但与其他市场相比,港股依然是全球资本市场的估值洼地。数据显示,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性底部,即便在经过本轮估值修复行情之后,恒生指数PE(市盈率)仍然只有13倍,基本接近于2008年金融危机的水平。除此以外,港股分红回报率为3.6%,为全球最高。在国内理财产品回报率下降以及居民海外资产配置需求日益增强的背景下,沪港深基金或成为个人投资者把握港股市场良机的最佳渠道。
广发沪港深新机遇基金经理余昊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余昊称,当前中国经济不断释放出积极的信号,企业盈利好转、ROE(净资产收益率)回升,这些均有利于港股盈利增长和估值扩张。翻看定期报告可见,去年四季度港股回调时,广发沪港深新机遇将港股的配置占基金资产净值的比例由去年三季度末的72%大幅提升至四季度末的88.35%,重点配置了油气、非银金融、科技、医药、建筑和有色板块。
个人投资者如何参与港股投资?
在资产配置全球化的浪潮下,作为全球估值洼地的港股市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目前内地投资者参与港股市场投资的渠道主要包括三条:沪港深基金、券商的沪港通通道以及QDII基金。
其中,沪港深基金依然是个人投资者参与港股投资的首选。与券商提供的“沪港通”通道相比,沪港深基金为许多个人投资者提供了低门槛资金出海的“船票”。众所周知,券商的沪港通或者深港通,开户最低门槛为50万(可为现金+股票的形式);而沪港深基金的开户门槛仅为1000元甚至以下。以工商银行旗下的基金公司工银瑞信沪港深基金为例,投资者通过销售网点参与沪港深基金投资的每笔申购基金最低金额仅为10元,但申购金额在100万以下的投资者需要支付1.20%的认购费,持有期限小于7天的则要支付1.5%的赎回费。而交行方面,目前推出了“1折买基金”的活动,凡通过交通银行手机银行申购或定投基金,享受前端申购费率1折的优惠。
通过QDII基金投资港股又可以分为两类——主动型港股QDII基金和指数型港股QDII基金。其中,主动型港股QDII基金今年以来的平均业绩达到了8.66%,基本上与恒生指数今年的涨幅持平,但与沪港深基金相比,这类基金的额度受到外汇管制以及QDII额度限制,因此不易买到。另外,指数型港股QDII基金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相较主动型基金,此类基金申赎费率和管理费率较低,但股票仓位较高,因此短期内的波动也会相对较大。
银行相关理财经理建议,如果投资者选择指数型基金,一般建议采用基金定投的方式,而不是一次性全仓买入。因为投资者很难对港股的后市做出准确的判断,如果未来港股出现调整,使用定投可以摊薄持仓成本,并在低位吸收筹码,在调整结束之后可迅速获得盈利。